- 登入
- 註冊
2030雙語政策可行嗎?先解決臺灣英語教育的2大問題
「2030雙語政策」最早是在2014年由當時的臺南市市長賴清德提出,2017年他接任行政院長後,將這項計畫擴展成為全國性的政策。在2020年的總統就職典禮上,雙語政策再次被強調,並且政府計劃投入100億元的預算來推動這項政策。
我仔細閱讀了「2030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」報告書,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的觀點,探討這份報告書中的問題以及臺灣英文教育的不足之處。
報告數據與疑問:有多少英文程度好的學生來自公部門教育體系?
整份報告書的基本邏輯是建立在,臺灣現行英語教育方式是正確、有效的,且已經有不錯的成果。因此,只要投入更多的資源,便能達成更佳的效果。
報告中提到,高三學生中有17.1%達到B2等級,4.3%達到C等級,兩者加起來為21.4%,代表有1/5的高三學生已具備上全英文課程的能力。
再者,國三學生在聽力與閱讀方面達到B1中級程度的分別為58.09%和37.85%,而高三學生則分別達到67.53%和54.29%。
這些數據看起來相當亮眼,因此報告書認為現行的教育體系沒有問題,預計投入更多資源。包括增設區域中心、開設更多線上課程、加強全英文授課、與國外學校簽訂姐妹校協議、建立像「Cool English」這樣的網路平臺,以及提升網路速度與頻寬等。
這樣的邏輯表面上看似合理,但它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:那些英語能力較好的學生,有多少是由公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?又有多少是接受過補習班或私立雙語學校的教育?
雖然沒有具體數據,但根據我的觀察與經驗,我認為英文程度非常好的學生,多是由補習班或雙語學校培養出來。如果情況真是如此,那麼在公部門投入再龐大的資源,效果也有限。
臺灣英語教育問題1:團體課教學
我一直認為,資源從來不是問題。如今網路上也有大量免費的學習資源,真正的問題在於觀念和方法。擁有正確的觀念和方法,我們依舊能以非常便宜,甚至免費的方式學好英文。
我認為目前學校英文教育中有兩大問題。首先是學校的英文課大多採用團體教學,沒有進行程度分班。我在「為什麼花大錢補英文都沒用?」這篇文章中曾經分享過,團體課很難達成N+1,或是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合適的 comprehensible input(可理解輸入)。
因為學生之間的英文程度差距大,同樣的教材對於英文程度好的學生來說可能過於簡單,而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說又過於困難。結果就是兩類學生都無法從中真正學到東西。
臺灣英語教育問題2:害怕犯錯
另一方面,我認為臺灣的考試方式過於強調Correctness「正確性」,而忽視了Clarity「清晰度」。
這種考試方式會讓學生過度害怕犯錯。然而,學習語言的過程中,犯錯是必經之路,透過錯誤得到回饋後才能不斷進步。
害怕犯錯可能會導致兩種情況:一是為了避免犯錯,乾脆不去嘗試,直接放棄學習英文;二是變得缺乏自信,過於擔心出錯。在實際使用英文時,心思全都集中在不要犯錯上,而不是專注於如何有效傳達自己的想法。
關於犯錯這一點,我認為也有一個常見的迷思有關:只有小朋友才能學好英文。事實上,只是小朋友不怕犯錯,也不會因為他人的看法而失去自信。而大人則因為長期以來的教育方式,變得過度擔心出錯,這反而阻礙了進步。
但事實上大人絕對也能把英文學得很好!只要抱著正確的心態,用對學習方法,在6到12個月就能掌握一門語言。現在YOLO推出的「大人英文加速陪跑課」正是為零基礎、弱底成人設計的線上課程,有興趣的讀者,可以點擊圖片了解更多。
推薦大家可以看看以下這個影片,他是一位在馬來西亞的教育家,影片中探討了許多英文學習的關鍵觀念!影片有中文字幕,不用擔心看不懂、聽不懂英文喔!
要在2030實踐雙語政策,我們能做什麼努力?
我認為短期內學校的教育體系或考試制度很難發生重大變革,能做出改變的,還是回到每個正在閱讀這篇文章「你」本身。
其實,臺灣人的英文程度已經不錯了。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,雖然我們的學習進度可能不算快,但畢竟從國小、國中、高中一路累積了12年的英文學習經驗。如果搭配正確的方法,你會發現進步的速度非常快,要在半年到一年學好英文真的不難。
我也相信,文章和頻道影片中分享的觀念和方法,能真正幫助大家不僅僅是通過考試,而是能夠真正在生活中使用英文。
不要讓英文成為你的限制,英文應該是幫助你達成目標的工具!
You Only Live Once.